寒冷冬季提防上消化道大出血



  上消化道包括食管、胃、十二指腸、空腸上段和膽道。引發大出血的病因常見的有以下五種:

  1、胃十二指腸潰瘍:佔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半以上。其中又有3/4是十二指腸潰瘍。大出血的潰瘍多為慢性潰瘍,一般位於十二指腸球部後壁或胃小彎,由於潰瘍基底的動脈被侵蝕破裂,裂口缺乏收縮能力,出血往往不易自止。

  2、門靜脈高壓症:約占25%,多因肝硬化引起,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。食管、胃底的粘膜因曲張靜脈而變薄,易被粗糙食物所損傷,也易被返流的胃液所腐蝕,加之門靜脈系統內的壓力增高,導致曲張靜脈破裂,從而發生難以自止的大出血。

  3、出血性胃炎:又稱糜爛性胃炎或應激性潰瘍,約占5%。多位於胃竇部,與酗酒、服用阿司匹林、保泰松、消炎痛或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藥物有關。

  4、膽道出血:肝內局限性感染可引起肝內膽管擴張,合併多發性膿腫;膿腫直接破入門靜脈或肝動脈分支,導致大量血液湧入膽道,再進入十二指腸。肝癌、肝血管瘤以及外傷引起的肝實質中央破裂(血腫),也可導致肝內膽道大出血。

  5、胃癌:由於癌組織的缺血性壞死,表面發生糜爛或潰瘍,侵蝕血管而引起大出血。

  目前正值嚴冬,胃病高發,人體免疫機能下降,有以上病因者容易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,應注意防範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k47pkm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